该写一篇总结了。到此为止,无论宗馥莉在娃哈哈中成为什么角色,但结论很清晰,就是宗庆后的家族传承失败了。
而且我们还看不到市场上,以及其他家族从这一噩耗中学习到什么教训。
哀哉!
杭州清河坊的旧墙爬满青苔,巷口卖藕粉的老妪还在,只是骑三轮车送冰棍的宗庆后,已然成了黑白相片里的人物。他留下的,不是一袭布鞋的朴素美谈,而是香港汇丰保险箱里十八亿美金的沉默,与法庭上子女们撕扯的喧嚣。
这喧嚣里,有正妻所出的宗大小姐,有非婚生的三子女,有体外公司盘根错节的利益,有供应链上吸血寄生的通道,有品牌授权书上谁也签不了字的僵局。留言区里,网民在高喊打倒小三,要求亲子鉴定,是看客的狂欢;律师们还在直播间里咀嚼香港的裁定书高大上的法律条款,口口声声学习一些信托知识,却没有人真正关心,这个家族传承失败的真正癌症。
复杂家庭,从来不是法律条文以及成堆的现金能堵住的创口。
壹
宗馥莉没创新,她继承的很正“宗”
宗庆后是聪明的。与达能周旋时练就的“体外公司”,成了他平衡各方利益的暗器。这暗器,最终刺穿了家族的命脉。
女儿宗馥莉学会了,用“娃小宗”另立门户;杜建英学会了,把持供应链坐地收钱;弟弟宗泽后也学会了,各自划地为王。人人都以为在练“小号”,殊不知,娃哈哈这条大船已经千疮百孔。
传承是照妖镜,到了这一步,家里的文化底子就露出来了。宗家是狼性的掠夺文化,老宗的联销体被撕毁的血肉模糊;他们家里人骨子里是彼此猜忌,女儿签字了,老子走了,谁都不认。
再精密的法条,也算计不过人心。
贰
不缺器物,缺解药
有人说,若宗老早早设立不可撤销信托,便无今日之争。
我说,未必。
若家族成员视彼此为寇雠,信托便会成为禁锢的牢笼;若文化基因里写满了“不信任”,再坚固的架构也会被凿出暗道。
香港高院裁定书里有一句触目惊心:“被告(宗馥莉)对原告等人充满仇恨。”
这不是法律问题,这是人性问题,必须由人性的勇敢和接纳来化解。
遗嘱认证耗财耗时,法定继承必然争产,信托执行依赖良心——所有这些工具,都缺了最关键的一环:一个能超越器物层面,调和“人”与“情”的角色。
叁
我们缺的不是律师,是家族顾问
中国富庶之家,如今不缺律师起草协议,不缺会计师打理税务,不缺信托公司搭建架构。
我们缺的,是那个能在家族饭桌上主持分产,能安抚非婚生子女的委屈,能劝诫二代勿要赶尽杀绝,能代表逝者传递初衷的家族顾问。
他不是任何一方的利益代表,不卖产品,不抽佣金。他是家族的守护者,是价值观的传承者,是艰难对话的主持人。
电影《盗梦空间》里有位Peter叔叔,在二代继承迷茫时传递关键信息;列支敦士登的LGT银行,叔叔是CEO,侄子,即王子是董事长。
你再看看宗家的叔叔和侄女是什么关系,死对头啊。关系不好,做什么结构都不会好。没有一个能够让他们彼此沟通的角色,最后家族和家族企业都会沉沦。
而我们的中国家族,往往在最后一刻,才发觉身边围满了“专业人士”,却无一人能医心。
肆
WSP 2.0:“角色重生”的赋能者
这正是我设计 【WSP 2.0 财富传承执业者认证课程】 的初衷。
这是一个超越了卖产品和工具的传统财富管理课程,而是教你如何进入复杂家庭关系,如何取得客户信任的课程。
信任的是人,不是产品,不是技术。
没错,客户找到我们的时候的确是在交易层面,但从隐私、资产保护、增值、指定继承等专业的产品和工具问题,必须有人勇敢的进入到家族关系的缝合者的站位。
面对中国家族传承市场中,到处都是离婚、非婚生的复杂家庭的场景的时候,你如果勇敢的向前迈步,你就会引领未来。
宗庆后家族的悲剧,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,是时代的悲剧,需要救赎啊。
这样的现状要改变,也必须改变,我们从业者绝对不能总是唯唯诺诺,不敢去做对的事情,面对复杂家庭,我们要改变,就是要进入家族顾问的角色。
勇敢的去主持艰难的对话,战胜挑战,让传承真的可以发生,我们这些从业者才能长期来说,挣到有意义的钱,也才会真的被客户委以重任。
 
						    	    